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业观察 >

乳业全产业链条整合仍需推进

时间: 2015-03-18 00:29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 行业观察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说,三聚氰胺事件至今6年多来,社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推动食品企业更好地把食品安全作为底线和生命线。

    三聚氰胺事件是国内乳业的发展拐点。国内乳业经历了漫长的恢复期,至今也不能说收复了失地。国内乳业仍然存在种种隐忧:国内奶牛养殖上市公司现代牧业的“污染门”,折射出近年来虽然各地大力推行乳业全产业链整合,但却必须承受中国乳业基础薄弱、收购分散、流通环节复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缺乏成熟机制的现实国情。“杀牛倒奶”现象,更牵涉到海外奶源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国内奶农的议价和自救能力低下等深层次问题。

    乳业“去三聚氰胺”的路还很长。首先,乳业全产业链条整合依然要推进,排除行政干预过度,按照产业运行规律来循序渐进。其次,对入口监管要强化,将农村地区奶农养殖、小型乳品企业加工、作坊式生产列为监管重点。最后,针对奶农倒奶事件,“奶瓶子”工程得纳入国家规划,在进口奶粉、基粉和鲜奶全面攻势之下,政府须建立国家乳粉应急储备制度和乳品行业安全和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奶农和乳企的财政补贴扶持,形成强有力的“兜底”机制。

    当然,乳业也要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乳业“大炮”王丁棉曾表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乳业应以民众权益与行业长远利益为代价。只有严格确立符合民众需求与国际标准的奶业质量监管体系,才能重建奶业的社会公信力。在国标尚未变革之前,乳业不妨在行业内部树立更高的质量安全标准。□毕舸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