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煤炭行业需求不旺,库存高企,价格不断下跌,煤市持续低迷。尤其是在替代能源增加、环境约束加强的背景下,煤炭未来走向备受关注。在5月28-29日山西太原举行的“第十五届洁净煤论坛2015”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一次消费能源,应加快推进其清洁高效利用。
在本次论坛上,山西焦煤集团副总工程师彭垠认为,煤炭清洁绿色发展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释放巨大需求。
2015年以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涉煤政策,对我国未来煤炭的重点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其中3月6日国家工信部出台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要求2017年节约煤炭8000万吨,2020年节约煤炭1.6亿吨;2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要进一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其中要求到2020年,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同时推进煤炭优质化加工、分质分级梯利用等的示范。
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主要用于是电力、钢铁、建材、化工这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钢铁已经严重超产能,因此钢铁用煤基本达到峰值;建材行业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饱和,建材行业未来用煤也不会太大。分析可以得出,未来用煤主要是电力、化工行业,尤其是现代煤化工,这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据预测,燃煤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增加约3000万千瓦,带来2亿吨至3亿吨的煤炭消费增量;新型煤化工将在2017年至2018年集中释放产能,可拉动6亿吨左右的煤炭消费。
未来五年,钢铁、建材行业煤炭需求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其中钢铁行业2014年国内已达顶峰,增幅不会太大;建材行业30亿吨的产能,目前只利用不到70%,未来五年增量不大;民用煤由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将减少1亿吨至2亿吨;
不过,现代煤化工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十三五”总体发展阶段是升级示范+适度发展,要坚持量水而行、清洁高效转化、示范先行、科学合理布局和自主创新,不宜大规模发展。其中,煤制油、煤制天然气要完成升级示范,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则可适度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认为,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多投资高、资产回报率低、设备折旧快,当前发展方向仍是原材料、延伸产业链、部分特种油或添加剂等,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并行的时代远未到来。其中,仅在使用环节,煤制油就比煤电耗能多2倍以上。与现代煤化工相比,当前最具现实意义的洁净煤路线在于“煤-电-电动车”。
此次举办的“第十五届洁净煤论坛2015”上,与会专家短期内更加看好燃煤发电的清洁化利用。
据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表示,燃煤发电是可以实现清洁用煤的。我国的煤电消耗我国55%以上的煤炭,而且通过技术改造实践证明,燃煤电厂可以实现近零排放,达到和天然气电厂同样的排放标准。例如神华集团在河北和浙江建立了两个电厂,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实现的排放标准已经完全超过了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实现了近零排放的目标。因此,燃煤发电只要经过技术改造,就完全有可能实现煤炭清洁化利用。
据了解,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90%以上的煤炭都是用于发电,而我国则仅为55.7%。如果我国90%的煤炭也用于近零排放发电,或许雾霾污染程度会减轻。我国目前煤炭终端消费量约9亿吨,占全部用煤的25%左右,这9亿吨煤所产生的污染远远要高于55%的电力用煤。因此,刘文革认为,如果能够把终端消费的9亿吨煤其中的7亿吨用来转化成电,这将比直接进口天然气对我们环境治理的贡献要大。
清华大学教授毛健雄表示,20%无任何控制的煤炭散烧排放,远大于燃煤火电的全部排放。提高电煤比重,将电力最大限度地用于交通、民用等领域,将会大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是当前实现煤炭清洁利用、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多方面因素决定煤炭必须清洁利用
据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表示,在当前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现实煤炭的清洁高效发展和利用。同时,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也决定我国必须实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到96%,其他油、气等资源占的比例非常低,极其稀缺。
现阶段,如果没有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可能会比较难走。所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中国实现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
另外,从增加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也必须依靠煤炭的清洁发展和利用。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已经达到了60%,国际油价的浮动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都巨大。为确保能源安全我们必须要依靠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把煤炭转化成油和气,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增加能源安全。可见,煤炭的清洁发展和利用在我国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
煤炭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能源的主力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大、比重高,短期内难以大量替代。煤炭占我国探明化石能源储量的94%,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改变。
根据2014年煤炭消费结构占比看,发电仍是煤炭消耗的最大领域,占据煤炭消耗量的51%。工业领域用煤量稳步增长,合计占煤炭消耗量的46%,民用煤炭消费则逐步下降,占煤炭消耗量的3%。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