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业观察 >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 2016-07-22 17:12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六、公共服务机制

  建立面向企业的质检公共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重点面向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加大对公共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招标等方式,竞争性选择质检工作服务机构承担政府有关技术、数据支持服务。加强标准文献服务和咨询服务,建立集资格认证评估、政务咨询、人才招聘与培训、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质量服务云平台,提供解决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方案,为提高企业质量技术能力提供支撑。

  建立面向消费者的质检公共服务。开展公民质量安全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安全宣传与教育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农村地区消费者的质量知识宣传和教育。建立集信息发布、数据查询、咨询投诉、服务救济于一体的质量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与移动终端整合,使消费者能够实时查询相关数据。完善公众质量诚信服务及评价体系,鼓励和允许社会资本进入质量信用评价领域,引导质量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的质量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形成一批独立、公正、高效、专业的质量信用评价机构。

  建立面向质检基础资源的公共服务。注重加强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与相关部门紧密协同,建立起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国家专业教育体系,消除对技术工人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提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活及学费补贴,建立职业技术学生补助及学习奖励制度。完善职业院校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师资互聘,探索校企一体化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国家质量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对职业技术人才的保护与激励机制,实行职业技术能力等级考评制度,建立与技能等级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人才待遇对等机制,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地位。

  七、创新激励机制

  加强面向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优化品牌战略,建立立足于市场的质量品牌评价体系,评选“中国质量奖”和各级政府质量奖及名牌产品,通过优秀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鼓励创办产品质量与服务推荐网络,促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围绕产品和服务品牌,抓好宣传、引导和促销工作。完善产品标识上标注国家标准的制度,将国家标准作为企业产品生产的依据,通过标注企业采用的高于国家标准的高水平标准,来展现不同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化,在产品的标识上,清晰展现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使得不同层次的质量标准的标注,成为消费者最直观的产品选择依据。大力推行消费品“团体标准”的标识制度,通过差异化标准的应用,激发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加强面向社会主体的激励机制。完善有奖举报机制,保障举报人特别是企业内部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及其它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安全监管。建立社会主体参与质量监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励社会力量勇于参与质量监管。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设立最佳质量提升贡献奖、最佳质量改进意见奖、最佳信息提供奖等奖项,评选优秀信息员、监督员、志愿者等优秀个人,以及优秀的参与团体、单位等,将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加强面向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健全地方政府质量考核机制,将质量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广泛开展质量示范市、县创建活动,激发地方政府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摒弃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为评价指标的发展理念。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指标应包括:质量政策规划水平、质量财政投入力度、质量公共服务水平、质量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等。通过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构建如前文所述针对地方政府以质量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质量作为强国要素的潜力。

  八、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区域性双边多边质检合作。紧跟国际经贸发展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质检国际谈判,主动提出新议题新方案,全面反映我国利益诉求,参与制定和重塑国际质检规则,从国际贸易规则的遵守者向参与者和制定者转变。针对各部委分别管理不同质量对象的现实,建议质检总局作为统一协调机构,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对象的技术性贸易规则,对内协调各专业部门提出意见,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综合性对策;对外统一由质检总局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谈判和交涉。围绕我国主要贸易成员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积极加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加强质检双边合作磋商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伙伴、旅游重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间的质检合作关系,建立双边、多边等合作机制,妥善处理对外贸易中的摩擦。加强贸易双方在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磋商,推广实验室检验检测结果和数据的互认,争取更多通用类型技术标准的相互认可。

  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重视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指导和协调各业务部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构建以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部门合作为平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格局。质检部门要将WTO/TBT-SPS的分析与应对纳入日常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职能。加强国家级“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基于该平台的TBT-SPS通报咨询网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的功能,结合各地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专业特点,实现这个大平台的分工共建,定期收集整理和发布国内外拟颁布的技术措施、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等规定,以及国外通报召回信息。研究国外检验检疫法规、标准、方法,密切关注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技术措施的变化,及时预测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收集并发布国外“技术措施通报”信息,根据WTO相关规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评议报告,及时通报反馈,降低国外技术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特有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性贸易体系。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国际质检机构中的多层次话语权。要加大鼓励和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和社会组织实质性地进入质检领域的国际组织,传递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维护中国利益。政府要通过组织评议、预测预警、信息服务、培训指导,为企业及时提供全面、权威的国际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服务,提升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联合技术机构、协会、企业共同研究贸易体系规则,促进相关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合理修订。

  九、共同治理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共治格局。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各方面在质量安全治理中的作用,快速地汇聚资源,形成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质检治理格局。构建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为基础的现代化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实现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通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手段的多样化、治理机制的高效化、治理责任的均衡化和治理要素的协同化,让政府、市场和社会发挥各自的治理优势,形成质量安全治理的合力,从而有力地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让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相互补充,不断将市场和社会的治理功能吸纳到质量安全治理过程中来,推动现代化质量安全治理能力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形成科学的质量安全治理体系。

  注重采用对话和协商等方式创新多元共治机制。改变政府作为治理控制者的角色,更加注重民主协商、民主对话,实现由行政命令向对话协商转变,由治理方式的单一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由分散化管理向齐抓共管转变。推广说理式执法、开门办案等新型行政执法方式,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充分运用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在执法各环节对当事人讲法理、事理和情理,以防范、化解质检执法中的争议和纠纷。注重各个参与主体平等,促进激励与约束相协调,通过治理主体之间的理性对话与协商,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培育合格的质检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科技类组织、比较测试组织等各类质检社会组织。大力鼓励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以及营利性社会组织进入质检比较试验、检验检测等服务领域,促进产品质量评价市场的良性竞争。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资金、场地、税收、人员等各方面为质检社会组织提供公共资源支持和公共服务保障。研究探索赋予质检社会组织一定的参与、监督权,完善相关法律和标准,保障质检社会组织主体的合法地位,增强社会组织参与质量共治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