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经济 >

广州第二磁场: 亲民房价能否创造人才红利?

时间: 2016-07-17 18:24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本报记者杜弘禹广州报道

  当林明峰将3万块钱定金交到售楼经理手里的时候,这名已在广州工作和学习长达7年的IT从业者才终于感觉,这座城市真正容纳了他。

  今年5月,深圳和上海的房价相继暴涨。林明峰在“广州估计也不能幸免”的巨大恐慌中感到难以按捺,于是提前将安家计划付诸行动。不过,虽然广州房价最终并未暴涨,但林明峰仍感到十分庆幸,“起码在广州还能买得起房”。

  中国房价行情平台公布的6月房价数据显示,广州的平均房价为20963元/㎡。而上海和深圳的房价已分别突破4万元和6万元的大关,甚至南京也高于广州。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亲民的房价对于广州来说是一项优势,将有助于吸引人才。对希望在创新发展上能有所突破的广州来说,人才显然至关重要。

  事实上,广州的优势并不只房价。从社会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广州作为广东首府,汇集大量的公共资源,教育和医疗在全省乃至泛珠地区也都具有绝对优势。

  不过,如何将房价、教育和医疗等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红利?广州似乎仍需探索。

  不只是美食之都

  衣食住行,今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似乎最操心的就是“住”了。

  在沪深两市房价相继暴涨的4、5月,林明峰不由地担心起广州也会跟着陷入疯狂。

  这名供职于广州某互联网公司的“IT民工”原本的计划是,多存两年钱,等自己和女友的积蓄足够首付再买房、结婚,以免加重老家父母的经济负担。

  但似乎一切都被打乱了。上海、深圳房价暴涨的消息通过新闻推送到他面前,恐慌也紧随而至。“万一广州房价也跟着那样涨,我不知道打几份工才能买得起房。”林明峰说。

  随后一个多月里,他的周末都奔波在广州的各大楼盘,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最终,林明峰选择将在广州的家安在位于广州东部的增城区,距离市中心1个多小时车程。

  “不到一万一一平。”他说,未来那里地铁一开通就方便多了。

  数据显示,6月份住宅均价为20963元/㎡,同比去年上涨7.77%。与之对比,上海的平均房价为41865元/㎡,同比去年上涨29.25%。值得注意的似乎,深圳6月份的一手住宅均价突破6万元大关,同比上涨101%。此外,南京的房价也已超过广州。

  需要指出的是,广州房价存在较强的梯度性。天河、越秀、海珠等中心区域,房价大多为三四万,而番禺、增城、黄埔等从一万到两万不等。因此,生活在广州的工薪阶层,如林明峰可以在中心区域以外找到一个他承受范围以内的价位。

  广州与京沪深房价分化背后,事实上是土地供给、人口结构、产业机构等方面的差异所致。以土地供给为例,以广深两市作为对比,2016年,广州计划供应居住用地和商服用地8.81平方公里,这约等于深圳在“十三五”期间的全部住房建设用地安排。

  “广州就应该利用房价‘抢人’。”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说,目前,广州房价亲民,又有着作为一线城市的良好基础设施,能够对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加快承接京沪深高端人才,推动创新发展。

  不过,仅仅房价形成的简单梯度还不足以形成人才流入。孙不熟认为,广州不妨可以借鉴一下深圳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的经验做法。

  深圳从2010年推出“孔雀计划”,累计已引进数十个创新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1583人,并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综合人才服务体系。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产业政策亦是关键。广州还应该加大对“创新创业”,以及新经济、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广州未来人口增长空间宽松

  广州各大医院或许是这座城市里方言最丰富的地方,汇集了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广州是他们“寻医问诊”的城市,尤其是重病。

  长期以来,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也是华南中心城市,大量的公共资源汇集于此,也使得广州成为区域内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截至2015年,广州一共有34家三级甲等医院,略少于京沪,而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仅有10家。此外,广州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8.2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7.33万张,而深圳的病床数仅3.7万张。

  教育的情况亦类似。广州作为华南教育重镇,云集中大、暨大、华南理工等名校。数据显示,2015年广州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04.32万人、研究生7.95万人。

  住房、医疗和教育都或将成为广州吸引人才、创新发展的途径。

  问题是,广州能承载多少人口?早前,国务院在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时强调,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

  对此,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这一人口控制红线实际上相当宽松,甚至更像是在“鼓励”广州合力扩张一定的人口。

  截至2015年末,广州常住人口为1350.1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5.53%。此外,年末户籍人口854.19万人。这也就是说,广州未来5年有450万的人口增长空间。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谈锦钊说,从国家批复的人口红线和用地指标来看,广州未来有足够的空间支持这样的人口增长,相比京沪深,广州的容量更大一些。

  “城市的竞争最终的表现就是人口的竞争。”孙不熟认为,既然国家给出足够空间,广州就应该努力吸纳人口。从这一人口增长“目标”来看,国家多少有一种希望把广州发展(600098)成一个总体规模和功能上能接近京沪地位的城市。

  “否则不会给这么大的空间,这也表明国家对广州的定位非常高。”他说。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