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经济 >

成德绵“全创”方案定位清晰金融成支持创新发展“标配”

时间: 2016-07-22 17:14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解码“一号工程”

  7月2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发布会,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地政府领导分别介绍了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相关情况。据了解,按照四川省“一号工程”对成都、德阳和绵阳的定位,成都定位于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基地,德阳定位于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绵阳定位于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为了切实推进“一号工程”,成德绵三地都将金融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标配”。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成都 积极营造“双创”新生态

  目前,成都已分类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积极引进知名创投机构来蓉设立分部,市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扩大到50亿元。同时,积极探索股权众筹,加快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多次得到国家和省上高度评价,在全省推广示范。

  成都深入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的“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科技成果管理模式改革,首次触及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已对50项科技成果确权,其中有12个项目实现了成功转化。

  作为四川省“一号工程”确定的创新创业中心,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今年积极推进“创业”行动计划2.0版,“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创新创业平台品牌更加凸显,营造了“双创”新生态。

  2016年5月,郫县、四川大学、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获批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都成为中西部唯一涵盖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全部三种基地类型的城市。

  2016年6月,成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个、交易额达到185.1亿元,

  目前,成都已设立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到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邵斯达克教授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并整合四川大学、哈佛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麻省总医院等科研机构的一流人才、研究成果等资源,力争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全球大核酸产业链最健全的区域。目前,成都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5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503人,全市呈现出人才加速聚集态势。

  绵阳 从5个方面推进军民融合

  绵阳将从5个方面推进军民融合。其一,努力创新融资体系。壮大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规模,积极引导创投基金进入;完善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功能,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加大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风险补偿力度。

  其二,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转化。建好用好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库;深化长虹、九洲等国有军工企业改革,推进国防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支持优势民营企业争取军工能力建设国家投资。

  其三,全力培育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推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军民融合企业;加快推进核技术应用、空气动力、信息安全、北斗导航、航空发动机等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进3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建设,建好磁性材料产业园、核技术应用产业园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抓好B11、分享通信等重点项目落地,构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现代高端产业体系。

  同时,绵阳将加速汇聚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争取“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项目支持;推进“绵阳科技城大学”筹建工作,推动西南科技大学等在绵高校培养军民融合方向人才;探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此外,绵阳还将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办好以美国为主宾国的第四届科博会;加快中德(绵阳)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园区)建设;加强与十大军工集团合作,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

  德阳 精准对接高端装备产业

  据了解,德阳针对科技企业的融资难,率先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参与的知识产权抵押风险共担机制,与15家金融机构合作授信4000亿元,设立50亿元高端智能制造发展基金、2.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2亿元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政府先期出资1亿元设立阳光天使投资基金。

  作为四川省“一号工程”确定的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将由政府主导建立银政企院校“五位一体”合作机制,成立市级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投资总额8.4亿元。与省知识产权局建立四川省知识产权营运投资基金,对创新创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推动高新企业上市融资,去年以来已有4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和挂牌后备企业达128家。

  德阳将对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700余家企业建立创新台账,组建燃气轮机、油气钻采、石墨烯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参与企业140家。建立国家级实验室5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目前东汽已成功创建国家唯一自主知识产权重型燃机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时,德阳将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建立3个联合实验室和12个研发分院,推动石墨烯、铝空电池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四川大学共建“微波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中心”,2项中试成果今年将投入使用。目前,已有9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德阳还将建设中德、中法、中捷产业园,与俄罗斯、捷克等在德阳建立航空零部件试验基地及无人机生产使用基地。东电承包“一带一路”国家项目50余个、合同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全市已有160余家企业借助大型龙头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