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边我们的新房子快修好了,很气派。”7月28日早上,正在永前大道散步的张建民,指着正在建设的彭家院子安置房,笑容满面。他是广安市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办事处陡梯子村二组村民,在低矮潮湿的土墙房里“蜗居”了几十年。如今,看着自己的新房子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张建民感觉日子有了更大的奔头。
今年以来,前锋区投入近16.8亿,牵头实施省市民生工程共11大类116项。项目主要涵盖就业促进、困难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
谋民所需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这里可以下棋、看书,还能得到精心的护理以及医疗救治。”在前锋区桂兴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安享晚年的刘婆婆感叹,这正是她和家人心目中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在这里交到了很多老年朋友,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测量血压,做常规检查,如果突然身体不适,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就医。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近年来,前锋区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群众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现实问题。目前,建成民办养老机构1家、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个,新(改扩)建敬老院5所,新增养老床位 934 张,为全区9000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在新农合方面,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9.51%,农村、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150元、260元,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6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达到420元,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盲点”有效填补。
聚力发展
116项工程涵盖多领域
2016年暑假,对于前锋区小井乡大良小学的教师有特别的意义,18名教师集体住进了新修的农村教师周转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配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采光、通风都很好。”正在忙着搬家的张小中老师激动地说。从2014 年起,前锋区根据学校规模及教师危房程度,通过以改扩建、新建等形式,分批在全区农村中小学校园内建设小户型周转房。
这样的关乎民生的项目建设现场,在前锋区随处可见。2016年,前锋区投入近16.8亿元,牵头实施的省市民生工程共11大类116项。项目主要涵盖就业促进、困难帮扶、教育助学等领域。
已下达目标任务的112项省市民生工程中,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59项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或达到控制性指标要求,占项目总数的52.7%,其余53项省市民生工程全部达到时间进度要求。
协调配合
民生项目优先审理
为保障民生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前锋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由区人社、住建、交通运输局等23个区级部门牵头实施,项目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并分项目倒排工期计划。
“民生工程项目多,牵涉面大,只有整合各方面力量,狠抓部门、乡镇之间的协作配合,才能确保民生工程快速高效实施。”据前锋惠民办负责人周安秋介绍道。
基建类民生项目,往往存在前期手续办理繁琐的情况,成为拖延民生工程完成时效的一大瓶颈。对此,前锋由发改、住建等部门在项目立项、选址、设计、财评、招标等手续办理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做到优先审批,优先办理。
同时,前锋财政部门积极解决民生项目在资金上的后顾之忧,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前锋已兑付省市民生工程项目资金5.91亿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4.13亿元,区本级配套资金1.78亿元,占预算安排的65.8%,超预算执行进度3.3个百分点,为民生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袁秀娟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虎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