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称“深圳新建地下排水管道三分之二是豆腐渣工程”,深圳市水务局技术处处长梁毅4日表示,媒体对此存在误解。深圳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则表示,“绝不放任何问题工程过关”。
据梁毅介绍,为确保污水管网的建设质量,2014年深圳市水务局要求全市各排水管网建设单位,在标准验收规程的基础上,附加新增内窥检测项目,并要求各建设单位必须把通过内窥检测作为验收的前置条件。深圳市治水提质指挥部还决定从2016年起由深圳市水务局统一、独立开展内窥检测工作。
深圳水务局近期对2015年底以前新建成的污水管网,按20%的比例进行了内窥检测成果抽查。抽查项目共29个,检测总长度122公里,抽查发现:1/3的项目未发现问题,可正常移交;2/3的项目因检测出问题或不具备检测条件,需要整改才能移交。经统计,检测含有较大问题的管段总长度为4.9公里,占样本总长度的4.0%;其中,有结构性缺陷管段1.7公里,占样本总长度的1.4%,有功能性缺陷管段3.2公里,占样本总长度的2.6%,正在整改中,经整改合格可通过验收,对城市公共安全不构成严重影响。
梁毅还介绍说,据深圳市三防办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降雨量为1348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平均偏多五成,累计录得202处内涝积水,较去年同期减少19%,较前年同期减少59%,其中今年最大的“5.20”暴雨(最大降雨462毫米)录得内涝积水80余处,对比2014年“5.11”暴雨的300余处(最大降雨430毫米)、2015年“5.11”的120余处(最大降雨148毫米),呈逐年改善态势。本次“妮妲”台风期间,最大降雨197毫米,全市录得44处内涝积水。他说,深圳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86天,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有接到灾情报告、录得内涝积水的天数为13天,占降雨天数的6.9%。以上数据标明深圳地下管网建设、运行状况总体良好。
相关阅读:港媒称深圳新建地下排水管道2/3是“豆腐渣”工程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8月2日报道,调查深圳城市公共安全及专题协商会日前召开,深圳市水务部门发现全长121公里的排水管网工程中,仅有约1/3工程项目未发现重大问题,但仍要经简单修复才能验收;约2/3的工程因检测出来的问题严重而且数量极多,或因施工单位无法修复等原因而无法验收。
地下管道工程存在质量的问题包括:管道出现错口、脱节、接口材料脱落等衔接问题;管道渗漏、支管暗接、异物穿入等破损问题;管道起伏、变形问题;管道充斥沉积、障碍物等问题;另外工程管材选购、施工监管也存在严重问题。
与会的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称,被视为“城市的良心”的地下管道,有一大半是豆腐渣工程;深圳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的下水道工程,现沦为破坏城市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因多层分包,最终承建方的建设费已大打折扣,导致偷工减料成常态。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