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经济 >

甘肃省完成“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计划

时间: 2016-08-13 23:07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日前,甘肃省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中药方面的成绩。“十二五”时期,甘肃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及对外交流等整体推进,“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发展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中医药发展体系不断健全

  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50多项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1000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3200万元,中医床位补助提高到西医床位补助的1-5倍,医保和新农合中医药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中医药深度参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100%的市州在卫生计生委设立中医处(科),85%的县市区在卫生计生委设立了中医科(股),各县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疾控机构成立中医管理科。新建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11家市、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55家县级中医医院。截止“十二五”末,全省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36家(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41家),开放中医床位24940张。原甘肃中医学院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并获国家学位办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甘肃中医学校和省卫校联合升格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中医药教育办学的层次和规模显著提升。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95家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其中6家达到三级以上,63家达到二级甲等,10家达到二级乙等。全省中医医院诊疗总人次占医院诊疗总人次的比例从2011年的216%上升到2015年的244%;出院人次占总出院人次的比例从2011年的216%上升到2015年的22-3%。全省90%以上的综合医院、96-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2%的乡镇卫生院、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28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9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8个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或示范县市区。建成1个省级、47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建成9所中医特色妇幼保健机构、360个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国家级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基地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29个、全省骨伤临床中心1个、全省针灸临床中心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46个、农村医疗机构中医药重点专科61个。

  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为全省乡镇卫生院招录5000余名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开展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首批全省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3097名继承人顺利出师,第二批2822名继承人正在培养。广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累计举办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普通班70期,培养实用性人才3600多名,举办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研究生班7期,累计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317名。将2145名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人员纳入乡村医生队伍进行管理。累计评选出199名省级名中医、335名基层(乡村)名中医和38个“中医世家”。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27235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

  中医药科研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3个公立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科研机构、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建成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7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8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将中医治未病内容纳入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将中医药纳入健康体检、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环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健康教育所或在计生服务站加挂健康教育所牌子,各乡镇在计生服务站加挂健康教育所牌子。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治未病”科,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托幼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医疗机构和餐饮服务单位提供药膳。中医药在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以及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卫生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和独特优势。

  中医药文化有效弘扬

  “十二五”期间,皇甫谧、岐伯文化园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师承教育基地。省、市、县级有关媒体开辟“卫生与健康”科普宣传专栏。拍摄了“医祖岐伯”、“皇甫谧”等多部影视、戏剧作品。出版了《中医启蒙读物》、《民间单验方》等300多种中医读物。实施“村级三件事”工程,为全省450万城乡居民发放《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手册》和“健康保健工具包”并开展相关使用技术培训,村村建成健康文化墙,村医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健康沙龙”。动员1万多名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腾讯和新浪开微博,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大部分县建立了村医中医微信群,开展中医药知识辅导讲座。

  中医药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截止“十二五”末,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8万亩,产量约100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长539%和923%。中药材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规模以上陇药企业达97家,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较2010年分别增长139%和143%,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由2010年的10户增加到19户,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约80万吨,年周转量达到100万吨以上。陇东南地区被国家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旅游局关于印发〈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的通知》(甘卫中发〔2013〕289号)、《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甘旅领发〔2014〕3号),研究推出了3条中医养生旅游精品线路,在敦煌、庆城等市县建设5个中医养生旅游生态园,中医药与健康养老、药膳推广、文化宣传、种植养殖、保健产品研发等产业逐渐融合发展。我省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兰州佛慈制药(002644)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在马达加斯加、新西兰等7国挂牌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等3国成立中医中心。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相关国家开展了中药产品注册和出口工作。

  民族医药工作扎实推进

  “十二五”期间,加强我省9家藏医院内涵建设,在全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推广使用藏医药服务。新增了32项藏医药服务项目。开展省级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委托青海对我省藏医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对90种疗效确切的藏药制剂全省调配使用。培育建设了2个国家级、8个省级藏医药重点专科。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