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工信部举行“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
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5月,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首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
宁波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与其在智能制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密不可分。
宁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后,更是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70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3757亿元,位居浙江省首位,制造业成为支撑宁波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形成了以新材料、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8大千亿级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宁波更是加速向智能制造延伸。比如,中国碱性电池的龙头企业——双鹿电池近期投入使用的全自动无人智能电池生产线,在全世界开创了电池生产车间无人化操作的先河。
今后宁波将建设“3511”产业体系,进一步突出宁波在工业四基领域的比较优势,主攻八大细分行业、实施八项重点工程、探索四个试点模式、创新四项改革举措,争优势、补不断,打造以“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宁波智造”。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云南、青海、山东、重庆25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行动纲要”或“实施意见”等《中国制造2025》地方性政策。
根据工信部等权威部门工作部署,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将从下半年陆续展开,届时各地具体实施方案也将陆续公布。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