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国CPI同比升幅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1月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通缩加剧使得实际利率持续提升。如果按照金融机构人民币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减去CPI或者PPI的话,实际利率在过去半年持续上升,到达近年来的高位。这使得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压力加大。另外,全球货币战升温,中国货币放松的压力上升,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CPI五年来首破1%,国泰君安分析,基数效应、PPI传导、输入性通缩等因素叠加:首先2014年春节在1月,春节前物价处于高位,基数效应影响同比0.5-0.6个百分点左右;其次,1月食品同比增1.1%,环比增0.7%,增速均有回落,主要因为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偏高使鲜菜价格涨幅下降;第三,同时1月猪价不给力,环比继续下滑1.4%,同比下降5.3%。第四,油价持续下跌拖累车用燃料等非食品价格下滑,但非食品整体环比持平。受油价等成本下降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中国进口价格下降。第五,剔除食品和能源影响的核心CPI下滑至1.2%,维持低位,显示经济仍然羸弱。
综合判断,国泰君安认为,宏观经济2015年开局并不理想,1月PMI低于荣枯线,地产销售、建筑订单、进出口下滑,通缩加剧。全年保7%任务加重,预计财政货币双松加码,虽不刺激但会兜底。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再下一个台阶至7%左右,全年大致平着走,一季度CPI在1%左右。与此同时,一季度在流动性宽松、物价通缩、风险偏好略有下降、增量资金入市放缓的背景下,可能是配置固收类产品的好时机,股市慢牛,权益类继续关注京津冀、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十三五规划主题。
国泰君安预计,实际利率攀升,陷入通缩债务循环,降息压力增大:通缩加剧使得实际利率持续提升,已经攀升至钱荒之外的最高水平,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压力加大。此外,全球货币战升温,中国货币放松的压力上升,降准降息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