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化将是2015年券商创新的大方向。
过去一周,从20家证券公司获批可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到中国证券业协会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证券业创新发展”纳入今年重点课题的研究范畴,再到成立互联网证券专业委员会,并拟年内制定证券业互联网计划,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正悄然改变,从最初让证券公司自行先试探索,到目前鼓励支持券商布局互联网金融。可以预期,证券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将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发展阶段。
实际上,券商触网起步较早,当互联网浪花飞溅到传统金融行业,先天敏感的券商就率先开始了在互联网业务上的四处突围:从建立集中式交易平台,到中小券商纷纷选择和互联网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公司庞大的用户群体,高度的用户粘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图弯道超车,再有大型券商自建平台,在稳守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调整战略蓄势待发,进而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间接获取券商牌照,以期亲自“上场”博弈。
不可否认,互联网平台的加入为券商在金融领域的逆袭提供了机遇。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大容量、低成本的客户和渠道资源,提升券商行业的销售能力,同时,互联网的渠道成本远低于物理网点,在互联网营销时代,银行、保险庞大的物理渠道反而成为成本端的巨大压力,券商物理网点的不足反而成为其大举发展网络渠道的有利条件,并最终在渠道成本上胜人一筹。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证券公司目前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仍处于初级的同质化竞争阶段,多数是将互联网现有商业模式套用于券商的框架,具体表现为线下业务对接线上,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以导入流量,在佣金上做文章,而对于互联网服务领域,各券商均甚少涉足。
这就需要券商在前期利用互联网低成本获取用户的基础上,把证券互联网化范围扩大,把单纯的佣金战竞争策略转变为在构建账户、打造平台和整合产品上做出探索,如打通资金划转通道、完善消费支付功能、提供小额信用业务等,并透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行为,注重提升自身投资能力、研究能力、量化交易能力,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符合自身不同时段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组合,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此外,券商还应在监管层“底线监管”的思路下,死守合规风控底线,做好实质合规,强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并在技术上保障安全性能。互联大势,顺之则昌,我们相信,随着券商互联网化的深入,那些真正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券商,将站在行业创新发展的风口上。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