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9月底挂牌,推行已近一年半时间,在投资、贸易、金融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突破性实践。天津、广东、福建等地自贸区的推行也将排入时间表。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寅对接受腾 讯财经表示:“上海自贸区与天津、福建、广东等地的新自贸区不存在竞争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学习和借鉴。广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也有很多值得上海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一起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于一带一路的推行,陈寅认为上海具备很大优势。“上海是一带一路的交界点,通过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自贸区试验区的创新和改革实践,我们能更多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的贸易规则与整个国际贸易规则相融合,使得一带一路可以延续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对于上海自贸区主要受益中国企业的疑问,陈寅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扩张,在政策透明度及政策落实上会有更多变化。
“过去的上海自贸区只有28.78平方公里,空间非常有限,主要是从事货物进出口的企业可以受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可能很难(收益)。这次全国人大批准,上海自贸区会进一步扩张到陆家嘴(600663)、张江和金桥等地区,面积扩张至120.72平方公里,增加将近92平方公里。在这些不是特殊监管的区域,有很多教育、医疗和服务业企业及社区,更多的产业会受益。”陈寅对腾 讯财经表示。
在投资领域,上海自贸区主要以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负面清单从2013年第一版的190条,缩小到2014年的139条,下降26.8%。“应该说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为外商进入中国投资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过去一年多,有2000多家外商企业到上海自贸区投资。”
“2014年12月,国务院已经对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进行了评估,23项措施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和服务业等的开放。还有六项涉及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措施。还有六项是推荐各个地方政府进一步借鉴运用,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设立企业单一服务窗口、单一监管等。”陈寅告诉腾 讯财经。
陈寅还透露,金融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得到人民银行的支持。“最近人民银行与上海市政府将联合研究推出新一版的自贸区支持金融创新的政策。相信这一版的政策实施会对金融创新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