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话题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持续升温,俨然成为本届年会期间点击率最高的热门词之一。在27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的多个分论坛上,多名与会的政要、学者、专家围绕这一热点话题展开热烈的探讨。
在一个主题为“一带一路:跨国公司的机遇与香港的角色”为主题的分论坛上,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香港地理位置优越,内地贸易的20%需要经过香港,香港希望能够在一带一路的贸易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把业务扩展到战略中的三个大洲。”梁振英指出,一路一带战略是涵盖亚洲、欧洲、非洲等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所横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这为香港发挥强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升级也离不开香港的支持,因为香港的优势在于其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拥有众多的金融衍生品,还有与人民币有关的基础建设融资、项目投资风险管控、成熟的股权融资市场。梁振英认为,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的作用,将与亚投行的基建基金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有400亿的丝绸之路基金,我们有强大的人民币债券交易服务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也认为,香港应当也可以把握好“一带一路”带来的重要机遇。他估计,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亚洲地区基础设施一共会投资8万亿美元,其中,正在筹备中的亚投行将可提供1.2万亿至1.3万亿的资金,剩下巨大资金缺口就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香港是一个非常有效、高效的全球世界金融的中心,在其GDP总量中的30%的贡献是来自服务业。”
同场出席的印尼前贸易部长冯慧兰表示,“一带一路”可以利用沿线城市当地不同劳动力的成本和自然资源,从而促进发展更加高效的生产力。她认为,“一带一路”有自由化、便利化、一体化等三大有利支柱,她强调, “一体化”将可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并获益,帮助他们建立基础设施、进行互联互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前秘书长,龙永图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也是东盟各国发展的一个机遇。中国经验对东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就是,如果要发展,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而基础设施却是现阶段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一个软肋。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为主要目的的战略,这实际上为整个亚洲的发展找到了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谈及“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话题表示,“一带一路”将中国企业带到全球市场大舞台,可以解决了部分国内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他预期,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持续扮演资本输出国的重要角色,同时结合国内企业在基建方面的优势,“一带一路”将会在促进中国经济走出去以及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期不断有国家积极加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行列,许思涛认为中国牵头设立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相辅相成承,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国内资本项开放进程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