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表示,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议题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这套系列书系可谓是向大会献礼。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 《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包含一套涉及17个领域169个具体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指导未来1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全球可持续治理掀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这一重要的全球议程。2016年是落实该议程的第一年,列入了即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议题。
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客观评估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需要做出的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契合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国内的政策需求。为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日方副院长牵头,城环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具体组织协调,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撰写了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共18册)。目前该书系首批5种图书已于8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别是 《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和《重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
全球可持续发展关注点转移:从“经济、环境、社会”到“人本、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
作为书系之一的 《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以2015年9月在纽约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背景,聚焦全球在未来15年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解读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议程的理念转型,以全球视野回顾和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格局、重要挑战和实现前景,并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关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指出,5P(people, planet, prosperity, peace,partnership)理念的形成与引领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创新。较之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关注和强调“环境”一个维度、1992年联合国里约峰会“环境与发展”两个维度、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确认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明确的5P(People,Planet,Prosperity,Peace,Partnership)理念中的人本、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五个维度,不仅是认知的进化和深化,更是国际社会认同文明转型的理性升华。
《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指出,全球发展的基本格局,已从1980年代的南北两大阵营演化为当前的南北交织、南中泛北、北内分化、南北连绵波谱化的局面。所谓南北交织,指南北阵营成员之间在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和气候保护上存在利益重叠交叉。所谓南中泛北,主要指一些南方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俱乐部成员,一些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表现出共同或相近的利益诉求,另有一些南方国家成长成为有别于纯南的新兴经济体,仍然属于南方阵营,但有别于欠发达国家。所谓的北内分化,是指北方内部出现不同利益诉求的集团,最典型的是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立场分化的伞形国家集团和欧盟,而且这些国家内部也有分化。例如加入欧盟的原经济转轨国家,波兰和罗马利亚等,与原欧盟15国在气候政策的立场上有较大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北方国家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或相对地位的下降,新兴经济体地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以及欠发达国家地位的相对持恒。
在全球整体发展的格局上,尽管出现连续的波谱化趋向,但还是存在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概括来说可表述为:两大阵营、三大板块、五类经济体。南北两大阵营依稀存在;发达、新兴和欠发达三类经济体大体可辨;发达经济体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口较快增长国土开发仍具有较大空间和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人口趋稳或趋降国土开发空间基本饱和两类,新兴经济体也可见以中国为代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趋稳和以印度为代表的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两类,欠发达经济体主要为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将来可能会不断地分化重组,但作为一个整体,或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此外,《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以2015年9月在纽约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的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背景,聚焦全球在未来15年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解读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议程的理念转型,以全球视野回顾和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格局、重要挑战、和实现前景,并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关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
我国在“生态文明”上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对于全球实现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超越了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可持续发展的 “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格局,而力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5P愿景:以人为本(People)、尊重自然(Planet)、经济繁荣(Prosperity)、社会和谐(Peace)、合作共赢(Partnership)。而在工业文明范式下,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须从根本上进行全面深入的“转型”,对工业文明加以提升和改造,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转型。在全球生态形势严峻的当下,加速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变革至关重要。(晓莎)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