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眼下,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硬约束越来越明显,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粮食满仓还需环境友好 生态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得丰收,近年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巨大,但同时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复种指数高,四海无闲田;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亮起了红灯。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两个“紧箍咒”,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现代农业理念,正在走进我国,正在走进田间地头。
生态农业新在哪
眼下,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硬约束越来越明显: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复种指数高;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生产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不尽匹配,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养业结合不紧,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融合不够。
针对以上情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种高投资、高耗能的农业,虽然实现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近年来,“石油农业”引发的反思越来越多,许多发达国家纷纷转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部生态总站站长王衍亮说,建设生态农业要推进区域布局优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粮食满仓和绿水青山良性循环。
去年以来,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安徽以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方向,规划了4个示范市、30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园区;河北启动实施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东北地区实施了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节水增粮增效;西北地区实施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开展地膜回收利用工程……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