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嘉楠科技CEO张楠赓:国内AI芯片设计和应用将成世界第一

时间: 2019-09-02 09:13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来到第二天,以“芯技术、芯架构、芯安全”为主题的AI引擎“芯”未来峰会重磅接力,继续着本届大会的精彩。在“高峰对话”圆桌论坛,嘉楠科技CEO张楠赓表示中国芯片行业从IC设计到产品应用将达到世界第一。在他看来,得益于本土芯片制造工艺的突破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全球芯片设计中心正逐步向国内转移。对于嘉楠科技这样的初创企业而言,AI芯片产业的大门才刚刚打开。

  “国内芯片行业从IC设计到产品应用一定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AI产业蓬勃发展,部分关键应用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各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辐射溢出效应持续增强。作为一名在AI芯片领域深耕多年的创业者,张楠赓敏锐地捕捉到国内芯片产业的变迁。

  从供给端看,张楠赓认为中国已经成为芯片代工的核心枢纽。全球范围内芯片产业的转移促使了台积电、中芯国际等本土芯片代工巨头的崛起。而且,随着工艺制程的不断突破和分工环节的细化,国内的芯片制造业已经形成非常完善的供给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竞争力。

  从需求端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达到千亿美金级别。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和美洲已成全球半导体前两大消费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32%、22%。可见,中国已成为带动全球芯片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芯片的制造和市场在中国蓬勃生长,芯片设计的中心也将逐步向国内转移。“国内芯片行业从开始的设计到产品的应用一定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张楠赓对于国内芯片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张楠赓认为,目前国内对于芯片设计的关注度还有待加强。“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让芯片及其产品经受市场的考验,才能真正推动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内边缘侧AI芯片领域的先行者,嘉楠科技早在2016年就掌握了16nm制程工艺。而之所以现阶段的AI芯片制程工艺为28nm,主要在于出货量的限制。张楠赓表示国内边缘侧市场非常碎片化,单一场景的预期销量没有那么高。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增强芯片的通用性,让它适配更多场景的需求。”据张楠赓介绍,嘉楠科技在芯片研发前期就充分考量了业务场景的需求。以嘉楠科技的一代芯片勘智K210为例,该芯片具备机器听觉与机器视觉两种能力,可以灵活适配人脸识别、目标检测、语音唤醒及识别等场景,是国内ASIC领域为数不多的保持一定通用性的芯片。

  “要不断提升边缘侧芯片的专用性”

  在AI芯片领域,云端芯片由于场景的通用性更强,算力更高等因素,已经成为英伟达、华为、阿里等巨头的角斗场。而在边缘侧市场,每个细分领域都蕴藏着机遇。现在整个AI芯片行业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无论云端还是边缘侧市场都很有前景。张楠赓认为,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计算架构的演进,一定是趋于能耗最低的方向。

  

  事实上,以云为中心的模式正遭遇挑战。从功耗的角度而言,很多云端训练的AI模型无法顺利部署至边缘侧设备,应用场景也无法支持较高的芯片功耗。张楠赓认为,虽然一些云端芯片巨头也在向边缘侧延伸,但是裁剪AI算法去适配芯片更多体现了巨头们削足适履的局限。

  在以“AI元年”著称的2016年,嘉楠科技选择进入边缘侧AI芯片领域。“当时大家的方向主要还是在云端,并没有意识到边缘侧AI芯片能做的事情这么多”,张楠赓表示,“边缘侧芯片没有云端数据中心那么好的算力条件,同时对功耗的限制也很严格。”这也意味着边缘侧领域有非常多创新的机遇。

  张楠赓认为,边缘侧芯片真正做成产品之后,对场景的适配是相对独立的。对于嘉楠科技而言,做边缘侧芯片就是“带着镣铐舞蹈”,要在功耗和成本的严格约束下,不断提升算力,并且要适配场景,不断提升芯片的专用性。

(责任编辑:mzcy898)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