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区块链诞生以来,经历了十余年发展,区块链的技术即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成为共识。而在区块链的众多应用场景中,区块链+金融可以说是当前最具活力的领域,众多市场参与者也在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业务实践。
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认为,2017年狂热、2018年寒冬、2019年价值回归,区块链市场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重新回到了技术探索与场景落地的初心上,未来区块链的发展的核心将通过合适的场景体现其价值根本。
区块链应对金融行业微观痛点
2015 年,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概念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方向。作为“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而支付也是一切金融活动的重要基础。
因此,区块链技术具有优化金融基础结构的先天优势,天然适用于改造支付清结算系统,在数字货币及支付、数字票据及信用证创新、证券等金融产品登记交易等领域具有突出意义。
安全、信任、效率成为制约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在保险、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场景中,参与主体众多、信用评估代价高昂、中介机构结算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金融行业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验真成本高、流程繁复冗余等问题。
而区块链集成的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内置合约等多项基础技术,构建了一种以更低成本建立信任机制,其技术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金融场景中存在的痛点。
目前,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开展区块链试点项目。其中,在数字票据、应收账款管理、信用证、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已有部分金融机构的区块链试点项目。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银行征信、贷款业务、资产转让及股权交易、KYC 信息传递等。
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最初由金融业推动,与金融本身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且对于建立数字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块链将为包含货币发行流通、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制度与调控机制的金融体系带来积极影响。
发展纷争之余仍需立足场景应用
从技术创新角度讲,区块链是将过去数十年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密码学等跨越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整合创新的成果。
当前以分布式系统、P2P 网络和密码学为主、多种改良技术为辅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已经形成。
同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仍处于逐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在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只是提供一种新角度下的、适用于资产权益证明发放与流通环节的新型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区块链并未对金融领域生产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不能夸大或迷信区块链的功能。
区块链最明显的特征是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因为金融行业创新往往需要遵从监管层引导意见,并且始终将安全可靠性作为第一要求,金融底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替换具有特殊的谨慎性,需要经历漫长的验证过程。
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认为,区块链不仅是以技术为重心,更以合适的场景为其价值根本。区块链的适用场景与其核心特点密切相关,需要找准应用领域与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切入点。
(责任编辑:mzcy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