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行业复苏的主旋律下,电影院正加速恢复:核载量由30%上调到50%,2小时以上影片不用中场休息,零食卖品不可堂吃但可打包……这些是否满足了电影院的复工需求呢?当下的复工面貌如何?它们又有哪些新的发展诉求?记者对话了奋斗于影院一线的一些经理人。
影院业复工、防疫标准动作
嘉 宾
任海保 北京电影协会副秘书长
梁 爽 新影联院线业务负责人
王 宁 新影联影院管理部经理
赵启明 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副总经理
刘 洋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
85%正常复工 10%面临关停
北京电影协会副秘书长任海保介绍,北京电影协会的会员单位中,大概85%的院线及影院复工了,约15%的影厅还在跟业主进行租金等的谈判,其中经营困难的可能会关掉,关停率约占10%。自2019年以来,处于过剩状态的影院投资就在走下坡路,疫情加速了这一过程。
万达电影官方表示,当前全国万达影城复工率已超过90%,复工速度行业领先。其中,因人口基数、经济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万达电影位于北京及上海的影城承担着“排头兵”的角色。
作为国内第一家数字化放映电影院线,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旗下正常营业的有117家,近10家影院迄今还没开业。这部分影院虽然没有公开自己的经营状态,但可想而知已经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
另一大电影院线保利院线,在全国有76家店,目前开了62家,剩下部分有的正进行业主谈判,有的也可能就要关停了。
《八佰》领跑恢复 行业翘望“十一”
万达电影数据显示,国产史诗级战争片《八佰》,近期连续10天带动电影票房大盘过亿元——优质的内容为行业复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随着《信条》《花木兰》等好莱坞大片定档金秋九月,“十一”黄金档也即将到来,万达电影宣布将继续推出多项重磅活动,回馈影迷的支持,助力电影市场。
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副总经理赵启明进一步介绍,《八佰》创下票房佳绩,七夕节当天的全国电影票房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日的95%。《八佰》的表现一是跟它采取保底发行新举措有关,二是上映档期好,除了七夕节,剩余的日子它独领风骚。
新影联院线业务负责人梁爽介绍,即使正常时期,全国影院全年平均上座率也达不到50%,所以当下50%上座率的防疫规定打击不了观众对优秀影片如《八佰》的观影热情。疫情带来的观影特征之一是错峰观看,体现在周一到周五观看《八佰》的人数较平均,二三线城市对《八佰》的热情尤其高。七夕节当天,爱情片《我在世界尽头等你》单日票房2亿多元,以50%排片率胜过了《八佰》。
新影联影院管理部经理王宁也谈到《八佰》的成功原因。7月底以来,电影院每周都在增加新片,一周两三部的新片量比起疫情前一周5至10部少很多,反而给了这些影片足够的票房发酵期。前两年,是影片产量过剩、排映竞争过于激烈了。
随着《急先锋》《姜子牙》《夺冠》等去年的贺岁档电影纷纷挪档“十一”,行业认为今年国庆档的影片成色很高。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洋分析,因为《八佰》的上映,8月影市表现不错,但相比往年仍有落差。9月缺乏强片,情况不太乐观。他比较期待“十一”档期,如果能达到往年的七成,就能够建立行业信心。
电影观众还在 期待扩大开放
电影市场的快速升温,离不开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电影放映免收增值税、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这些减免措施的落实,不仅减少了影城现金流出、缓解压力,更帮扶制作企业纾困发展。
原来,电影行业以为要经历几个月才能恢复电影消费的信心,没想到一个半月影市就基本走入正轨。
赵启明认为,从《八佰》和七夕市场情况看,电影观众还在。疫情期间,网络渠道虽然分流了一小部分影片,但小屏幕和大银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影体验,《八佰》的影院票房是网络端达不到的。
任海保谈到,接下去电影市场突破的焦点一在于片方是否愿意继续拿出《八佰》一样的强片;二在于政策上对上座率等的进一步解禁, 50%的限制将使接下去的影片很难超越《八佰》的票房。另外,卖品是影院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大的院线卖品损失甚至高达几百万元,行业对放开卖品的呼吁也较集中。
影院经理们响应了这些提议。新影联王宁认为,龙头院线卖品占票房比例能达15%以上,禁止卖品销售对影院收入有一定打击。上座率方面,虽然北京的新影联影院由于同业竞争激烈,上座率到不了50%,但在河北等地的新影联影院,《八佰》上座率都达到上限,有的场次估计满座能达80%。王宁预测,50%的上座率可能会限制“十一”的电影消费。
保利影业刘洋希望放开卖品的限制,尽快增加影院的收入。目前保利旗下影院春节囤货加上卖品作废的损失有100多万元。
新影联梁爽比较担心明年的片源,因为好多电影延迟了拍摄,但她相信行业和政府会共同努力弥补当下发展的短板。
万达电影则在特殊的2020年,基于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态势和自身需求,全面开启了几大创新业务。首先,全面启动了特许经营加盟战略,持续扩大终端市场份额的同时加速推进平台规模建设。其次,针对卖品、衍生品以及卡券业务,扩大线上销售经营范围,与互联网平台达成深度合作。
在疫情面前的积极转身,将使中国的电影行业经受烈火的淬炼而愈加精粹。(转自中国文化报 记者 郑洁)
复工后的新影联影院(下)与近期爆款《八佰》电影海报(上)
(责任编辑:mzcy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