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企业资讯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My title
国内经济 社会民生
国际经济 即时政策
地方经济 全球观察
企业资讯 金融证券
产业观察 互 联 网
财经数据 展会论坛
生活消费 家居建材 教育培训
科技数码 房产商情 旅游天下
投资理财 汽车资讯 女性时尚
企业学院 创业融资
企业营销 商业加盟
企业人物 公益慈善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投资理财 >

机构聚京吹响扶贫集结号 社会组织将成一线中坚力量

时间: 2017-06-12 15:22 作者:无名 来源:中国企业资讯网 点击:

  在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之下,扶贫机构的贯彻落实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2017年6月10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办、中农善心农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农业扶贫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创新农业助推精准扶贫和成立上市公司(全域旅游)扶贫产业联盟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看点。

微信图片_20170612122335

  此次论坛以“农业创新模式助推精准扶贫”为主题,活动得到业内高度重视,原国防大学少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黄祖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任张继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承宸、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关注扶贫开发的相关企业和中农善心企业的负责人等嘉宾200余人参加了该次论坛。业内权威声音指出,要发挥好社会扶贫组织的一线排头兵作用,让社会组织扮演好扶贫产业化中坚力量,将更有助于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

微信图片_20170610234652

  脱贫致富需要一线排头兵

  众所周知,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三农”建设、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帮扶脱贫,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亦在多次讲话中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足见农村脱贫事业的重要性。

  国家统计局2月公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力统计报告称,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如何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号召下,尽快帮助仍占全国人口相当比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成为摆在全民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中央对于扶贫工作已展开周详全面的部署,这为脱贫攻坚战役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据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对产业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产业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一方面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同时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严峻的扶贫现状离不开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黄祖绍强调,应当研究如何凝聚各方共识,创新农业发展共识,助推农业扶贫,激发全社会参与农业扶贫的积极性、创造性,应当集思广益,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建言献策。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任张继承建议,精准扶贫既要有效地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医疗、就业等现有问题,更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确保农村人口形成可持续性的脱贫机制,才能有效带领欠发达农村地区摆脱贫困枷锁,直至走向富裕。

  事实上,业内的重磅合作已经开始快速展开。6月10日论坛当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发起,第一批32家企业共同成立产业扶贫联盟,自此,第一个民间“扶贫阵线”正式成立。

  战略合作之外,实际帮扶项目的合作落地则直接关乎扶贫事业进程。当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分别与宝鸡市千阳县发展改革局、吉林省和龙市签订战略协议,中农善心则与其帮扶项目签订了战略协议。

  民间企业成扶贫产业化中坚力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究竟能否扮演好重要的脱贫辅助力量,将成为接下来全民脱贫的一大看点。

  张继承指出,在扶贫工作中,国家有三支主要的力量,分别是政府、社会和市场。社会即是大量的社会组织,居于政府和公众市场的中间,主要扮演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国家治理的主要经验来看,社会组织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从我国推进的现有政策来看,也在不断鼓励社会组织发挥更好的作用。”他说。

  正如业内对扶贫工作的共识性观点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能通过产业帮扶,协助贫困人口彻底甩掉贫困帽子,才是考量扶贫工作长效性、彻底性的关键衡量标准。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认为,应当突出融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延长农业的生产力;同时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引导一批适合贫困地区生产实际的农业企业;要把共享的理念贯穿于产业扶贫的发展链条,把贫困户黏在产业链上,创新体制机制,让贫困户、贫困村和村级企业共同享受,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还要打造优势品牌,贫困地区要做好品牌培育、推介、引导和督促,使贫困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大收益。

微信图片_20170612122352

  庆幸的是,龙头企业的努力践行正在朝着上述方向积极发展。以中农善心为例,其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扶贫机构,力主广大农村脱贫事项,计划在全国建立若干扶贫利民超市,还将积极辅助当地贫困人口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形成可持续精准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中农善心扶贫捐赠资金已经超过1亿元,分别在湖南湘西、贵州赫章、广西贺州、安徽等地建立了中农善心扶贫利民超市,大型扶贫试点工程湘西“百日百村”行动亦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对于企业而言,这无异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说到底,不论是中农善心,还是和它性质相仿的企业,都是国家脱贫攻坚中的一线民间排头兵,在中央正确的指挥调度之下,充分发挥民间排头兵的能动性和执行力,才能更快更稳的推进全民脱贫事业的顺利进行。”与会嘉宾说。

(责任编辑:飘雨)

企业资讯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主办: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本网站文明办网,共创健康优质互联网环境 不良内容举报QQ:1509966827
技术支持:传播天下网络传播工作室 广告及内容合作联系电话:15970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