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一个一直活在中华儿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古时,这位年近九旬的北山老人,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就连河曲智叟也讥笑愚公“愚蠢”。然“愚公移山”传说包含的却是亘古不衰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毛主席也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学习这种“愚而无私”的伟大精神。
李保国,一名现代社会大学教授。在他58年的人生中,35个春秋,每年都有200多天奔波在太行山的山坡中。哪怕在他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前一秒还坚守在岗位上,此生都奔波在为他人无私付出的路上。他带领着太行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为农民细心培训,为达到最佳收成效果而亲自推广种植。他独创100多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他指导“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他为村民脱贫致富费劲心血,而自己却无私的安静躺下了,人民还来不及感激他、报答他。他传承下来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是留给人民最后的一笔财富。
“李保国式”的愚公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坚守和信仰,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升华价值与幸福,不能缺少愚公精神;一个组织要取得成功与赞誉,也不能缺少愚公精神;一个国家要完成发展与繁荣,更不能缺少愚公精神。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中,愚公精神不断地指引、激励、感染着我们在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学习传承愚公精神,我们的品德将更加高尚,斗志将更加昂扬。
尽管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但那并没有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愚公精神有一丝一毫的磨损。它是一支火炬,是一只永不褪色的火炬,是一支永不过时的火炬。这支火炬曾经照亮了我们几代人。现在,我们将继续让愚公精神永葆活力,让愚公精神代代相传。
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仍历历在目,传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让愚公精神在中华大地不断发扬光大,那么新时代涌现出的"愚公"将不止李保国一位。(书/江边小盆)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