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为了生存而选择挑战食品安全底线的风险在加大。企业良莠不齐,发展差异很大,仍存在“小、多、散、乱、差”等监管难题。同时,食品产业发展迅速,食品种类在增多,增速在加快,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监管的链条长,环节多,源头难防,过程难管。现实告诉我们,食品安全也是一项公众话题,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但由于欠缺专业性,导致不当言论传播多。
新《食品安全法》对新闻宣传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201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总书记提出了用“四个最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5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四个最严”。
因此,食药监管部门必须要深入落实好“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传播食品安全信息、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监督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健全食品安全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把握好主动发声的原则。要正面宣传,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日常检查、抽检监测等工作动态信息,让监管者的声音在传播食品安全信息中占据主导地位,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要主动发声,面对食品安全事件,要坚持“黄金4小时”原则,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引导社会舆论,避免负面言论传播,消除公众疑虑。要普及知识,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六进”等主题活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把握好服务群众的原则。宣传语言要贴近群众,宣传工作要以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需要为原则,宣传语言要避免空洞乏味,减少空话、套话、官话等问题,要用群众语言走进群众。宣传方式要让群众接受,要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让群众产生共鸣。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将食品安全知识印刷子扑克牌、生活小物件等进行发放。
把握好科学严谨的原则。要客观表达,理性沟通,宣传工作要立足于法律和科学的角度,客观表达;要与公众建立起公开、透明、理想的沟通渠道。要专业严谨,及时澄清,面对食品安全争议信息和媒体选择性、误导性报道,宣传工作要立足于专业严谨的角度,及时澄清,第一时间主动发声,用真相揭露谎言,用科学战胜谬论。(著/璐边小胖)
(责任编辑: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