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安排到建档立卡贫困村任职,满1个聘期(3年)后,特别优秀的,可定向招录为选调生,其余人员可考核招聘录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月6日《湖北日报》)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基层亟需人才,每年临近大学生毕业时,各地都会出台相应政策,从毕业生中招募一批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近年来,组织上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倾斜更加明显,无论是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还是通过选调生招录和考聘事业单位的方式解决其出路问题,都在无形之中增加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吸引力。
最开始,大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大学生村官,除了就业压力的因素外,更多源于青年人的梦想和奉献。正是秉承着梦想和奉献,不少热血青年投身村官事业,奔走田间地头,他们的服务很纯粹,也更加高尚。
但是,有些毕业生之所以能够看得上村官这个岗位,并非村官工作本身多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而是附着在村官岗位上的各种政策倾斜太过“诱人”。换言之,在这种心态驱使下,选择当村官的毕业生,并非是出于对农村基层的热爱,更像是打着服务基层旗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很难为民办好事服好务。
所以,要做到真正服务群众,大学生村官就要找准定位,进村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准“助理”这一角色定位,帮助村干部多做进家入户服务工作,逐渐加深与村民感情,力所能及地办实事、办好事,开展好服务、宣讲农村政策、调解农村纠纷等工作。
同时,还要有吃苦精神和主动精神,大学生村官要把困难当作挑战,把挑战当作机遇,抓住时机,深入接触实际,深刻熟悉"三农"问题,脚踏实地地锻炼意志和才干。找准奋斗目标,把握好工作重点、难点,工作中积极主动要任务、挑担子,克服困难做好工作。村官要立足乡村实际,做到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克服懒人思想,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大胆尝试,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璐边小胖)
(责任编辑: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