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家文化”的传承与启迪。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单单的教育,家庭教育启蒙很重要,影响孩子一生。
2017年正月初十,我接触了“家文化”。缘起于《启智营》,因为我孩子学习不认真、胆量小、内向。原以为自己是老师,可以教育好孩子,等参加完《启智营》以后不光孩子蜕变了,更加蜕变了我自己,才看清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又带孩子参加了复训。以后,孩子各方面又提升了,这让他也找到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从此,我不要为孩子而操心,也更加激发我应该提升的是我自己,因此我也与“家文化”结了缘。
而转折点正是河北衡水那一堂《沟通密码》公开课,我被楚峡导师的“通俗儒释道,无招胜有招”,更让我见识了什么叫“雅俗共赏”、“举重若轻”,原来生活中的一切还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从我个人方面讲,以前不喜欢教书,但走上教育这个岗位。在带班时带了一届底子最差的学生,不管我怎么努力,成绩一直上不来。又到了一届招生,我很希望校领导帮助我,给我分些优生。但是结果还是那样,让我更加对教师这个行业反感。上完《沟通密码》以后,我才明白我错的多严重。我回到学校主动联系家长、和家长沟通。多数家长表示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这让我很无奈。于是我建立了一个群,把每天表现不好的学生往群里发。慢慢的家长觉得丢人,理起了孩子。学校过了一段时间开始考评卫生和纪律,我们班全年级第一,虽然成绩还是原地踏步,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后来我参加了一星期的《纵横天下》口才班和《家文化》导师班,五天的时间,让我对生命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理与规划,也彻底颠覆了我的三观,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融入了“家文化”团队。
回到单位我引用“导师思维”引导这些家长怎样管理孩子,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怎样找到方法快乐的学习。20天后考试,从来都是倒数第一,而这次是全年级语文第一,其它都提升很高,这让学校领导很惊讶,也让我有了点成就感。到了下学期的招生阶段,家长们的焦点不再是学习成绩好的班级,而是千方百计的要来我班,希望我能教会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让我又一次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更加坚定选择“家文化”是正确的。
感恩“家添翼”、感恩“家文化”、感恩生命中的每次遇见。楚峡老师总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叫本质。每次的遇见,都是顿悟的时刻,都是转折点。“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家和”,是我们的东方智慧。可醒人、可兴家、可救企、可治国。我会跟随以楚峡导师为核心的“家文化”导师团,把“家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传向全世界。
冯冬梅
二0一七年七月
(责任编辑: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