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托普朗宁共同发起的互联网+AI精准教育公益项目——“2020公益未来·iEnglish学业有成”捐赠落地河北魏县,魏县第四中学的150名学生获捐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iEnglish教学实验基地也同步揭牌,托普朗宁将无偿配备技术和教研人员助力魏县四中开展教改试点工作。
这一天也是“希望工程”正式启动31周年的日子。31年来,以援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为核心的希望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在贫困地区,最漂亮、最宽敞的地方往往就是学校。
而从“希望工程”到“公益未来·iEnglish学业有成”,也见证了教育公益从援建、捐物资再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科技助力教改的风云变幻。
以魏县四中为例,虽然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11月才刚刚“脱帽”,但魏县四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有教学楼3座、综合实验楼1座,并拥有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魏县四中校长秦英称:“魏县四中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英语学习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制约了学生成绩的提升和后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基建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场景多元化,从线下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一新业态,为贫困、边远地区儿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打通了渠道,带来了机遇。为缓解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了解困之策。
在此背景下,“2020公益未来·iEnglish学业有成”项目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托普朗宁将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包括河北、河南、安徽、云南等在内的贫困、边远地区初高中600多名学生捐赠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硬件设备,并提供技术和教研人员支持,赋能受捐学校英语教师,助力受捐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魏县四中学生领取捐赠的iEnglish设备
秦英说:“作为受捐校,四中将把这批教学设备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孩子充分享受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增加阅读量,开阔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学校也将借此机会加强同托普朗宁在培训师资、交流学访、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支持教育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政府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的事业。托普朗宁市场管理中心负责人马海涛表示:“托普朗宁自2009年创立以来,长期关注区域差距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致力于应用移动互联时代新教育模式,助力教育公平,倡导的‘母语式学习解决方案’全新理念已获得全国数十万学生及家长、百余所学校师生的使用、验证和认同。未来,托普朗宁将继续秉承‘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最好的教育’的使命,加强同魏县教育系统的沟通与合作,认真开展后续捐赠物资落地、技术和人员支持等工作,为魏县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事业共同贡献力量。”
魏县县委副书记郭涛指出,近年来,魏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中高考成绩连创新高,全县教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铸强了“学在魏县”教育品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托普朗宁公司的教育公益捐赠项目,为魏县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改思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力推动四中乃至全县信息化教学的快速发展及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他最后强调,四中全体教师要把爱心化作今后勤奋工作、潜心钻研的动力,充分利用好iEnglish教学实验基地,用良好的教学成绩,为新时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