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是近年来各地电视台流行推出的直播节目,其形式是由普通民众当场发问管理部门关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的问题,它会让官员意识到自己是个被监督的对象,应该对老百姓负责。这种新的问责形式一经诞生,就被多个地方电视台效仿。面对民众的质疑和询问,一个满意的答复,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举措,这些都是电视问政应该“问出的效果”,也是百姓所最期盼的。
电视问政,不是审判场。在各地风生水起的电视问政图景中,现场提问、直播互动无疑是一大看点。场内观众提出的“露骨”问题吸引场外观众的眼球。这种群体性情绪形成的舆论磁场,颇似民众对管理部门的审判。
电视问政,不是秀场。电视问政一定要坚决杜绝作秀式的发问。少数地方的电视问政,有的简直就是成了一场管理部门的个人秀,市民问政的场景太少,观众提问的机会太少。 应该把问政的主角交给现场观众或场下观众,有些话让真正的百姓去说,让主持人起穿针引线的角色,管理部门真正做到答而所问,这才是百姓问政。
电视问政,是敢为者的舞台。电视问政直面惨淡的问题,管理部门不仅需要有直面问题的决心与勇气,还需要有解决问题、化解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无论是社会安全、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其他民生大事,都要尽己所能、想方设法的处理好、解决好,让民众安心、放心、舒心,让这些不再是问题,不再成为群众责难的“借口”,而应成为勤政为民、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契机,抓住契机迎接挑战,直面群众百姓的质问。
电视问政,更应该是关注民生问题的直播场。无论是面对群众的审判还是质问,电视问政实际上体现了管理部门借力舆论监督,关注解决民生难题的迫切愿望。面对摄像机和现场群众,尤其是场外数以万计的电视观众,让官员冒冒汗、红红脸何尝不好。这种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的结合,对解决民生问题有提速加力的效果。
电视问政,不是老百姓质问管理部门的审判场,不是为了让其出洋相而戏谑刁难;也不是管理部门走形式的作秀场,不是让其歌功颂德、炫耀政绩的舞台;它是让社会更关心民生问题的直播场,是执政为民,心系民生的现场直播。(书/江边小盆)
(责任编辑:中国企业资讯网)